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app2();

read2();既然准备把厄法寺当银行经营,  那银行里的钱自然不能让它在库里干存着,而是要流动起来。

要说在古代钱生钱最快,那肯定是放高利贷。然而池砾虽然不是什么好人,  放高利贷这种缺德的事,  他还是做不出来的。所以就搞了个“小额贷款”,  面向中小商贩群体投放。

为什么要这么做,就不得不谈谈雍朝的社会现状。

整体来说,  雍朝前无古人的繁盛。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的陆路网和运河水系,  使交通便利,  大大的促进了贸易,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,也让粮食储备越来越充足。

在这种背景下,  自然而然的滋生了商业的温床,以至于商业空前繁荣起来,资本主义悄悄萌芽。

雍朝已经发展出了繁荣的城市经济,  比如雍京,不设宵禁,临街开市,  昼夜不息,  几乎和现在的大都市没什么两样,商业已经成了雍朝的经济支柱。

但是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,  这种经济发展趋势,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,  那就是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,  富的越富,  穷的越穷。

大地主、大商人、官员联合在一起,  会把更多的财富垄断在自己手中,  而古代对这方面又没有行之有效的制约措施,平民百姓面对这种庞大集团的倾轧,只会越来越多的交出自己手中的筹码。

最要命的一点是,朝廷还不抑制土地兼并,土地可以自由买卖。

从经济上来讲,这促进了经济流通,也有利于让田地整合在一起,效益最大化。

但受益最多的永远是那些官员、大商、大地主,普通百姓到最后连手里的地都渐渐没了。

于是他们只能租地主老爷家的地,一边给朝廷交税,一边给地主交租。

而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,那些聚拢了大部分财富的人,不会想着见好就收,而是继续鲸吞,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想方设法藏税。

于是明明经济越来越繁荣,朝廷却收不上钱来。朝廷没钱,就只能加征赋税。加了上层人还是有办法藏,到头来只能层层向下盘剥。

这种情况下,谁还乐意死种那一亩三分地,一年到头勉强混个温饱。

但做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,贫苦百姓手里的筹码本来就越来越少,他们又怎么敢轻易去赌。

池砾提供的小额贷款,就是面向这些想试而不敢试的群体。

每次发放的数额都不多,像苗娘子面铺的50两,已经算多的了,那个矮胖子纯粹是超前的思路打动了他,才破例多发放了一些。

而这些人自然也不敢多借,毕竟千言万语,都抵不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对“贷”这个字的天然恐惧。

他妈来古代只是玩,没有压力,才能毫无顾忌的当街开店,亏了也无所谓,古代本土的人可没这么潇洒。

所以这些找上门来的人,要不是想买几头驴去外地进货倒卖;要不想买个带碳炉的挑子,走街串巷卖炊饼;还有妇人上门求贷,想要买架织机和丝线,织布营生。

如果没太大的问题,基本很快都能把钱还上,还完钱,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固定资产了,以后赚的都是自己的,怎么能不高兴呢?

而厄法寺也收到了利钱,虽然少,但架不住人多,回本快。有了减本金这个设定,那些本来就不宽裕的人,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快点还钱省利息,一来一去,也是一大笔收入。

不仅如此,还培养了客户群体。买了驴赚了钱的人,就可能就想着建个马队赚更多钱;沿街卖炊饼的人赚了钱,就可能想着在城里开一家饼店;织布赚了钱的人,就可能想开一家织布庄子,总之会与厄法寺有更多的业务往来。

至于那三成抽成的押金,是必需的。

池砾从来不怀疑人性之恶,那些普通百姓可怜是可怜,可怜不代表他们就不会跟你偷奸耍滑。

“升米养恩,斗米养仇”,现在他处处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压制姿态,要被人求着才放贷,那些人反而会觉得他是个好人,受了他的大恩。若是他无偿提供帮助,很多人可能还会抱怨他为什么不直接给钱。

这种扶持“小微企业”的惠民贷款,原本应该是朝廷来做的,现在他这个“民营企业”替朝廷做了,已经很够意思了,难道还想他无偿不盈利吗?他可不是什么慈善家。

不过借了贷跑路不还的这种可能也不大,毕竟古代可不像现代,对老赖的手段有底线,有些老赖脸皮厚,挺挺就过去了。在古代欠了一个寺庙的钱不还,那可是要掂量掂量下场的,为了这么点钱,不值当的。

说到这,他还真得培养一些武装力量,毕竟古代这么不安全。寺庙里养些武僧,应该很正常吗?

等以后,要将“厄法寺银行”开到全国各地,池砾的目标就是把厄法寺打造成雍朝每个城市的金融中心。

不仅提供针对各层面商人的专项贷款服务,还有储蓄服务,等稳定了还可以考虑一下保险服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古代存储不用给利息,还得给保管费,美滋滋。

这样一来,厄法寺作为银行就有大额的流动资金可以使用,他可以拿这些钱进行各种投资,作为一个现代人,他可以投资的项目可多了。

将来,他要成为雍朝有史以来,第一个富可敌国的大资本家。

不知道雍朝后世的人,会怎么评价他这个奇怪的和尚呢?真的很期待呢。

谭玉书从一些细节上,可以推测出池砾想做的事,顿时大为惊叹,不过——

“池兄,监督这么多人,不会累吗?”

池砾把猫从谭玉书怀里抢过来,随口道:“等以后多雇些员工,底薪加提成,他们自然会花心思搞业绩。但现在寺里能用的人,好多都不识字,所以我把他们送到圆枯大师那培训,至少得等他们看懂账本,会打算盘后才能用”

“圆枯大师?”谭玉书有些惊讶。

这个和圆融一个辈的人,在寺里地位自然很高。只是这人是真的一心修习佛法,不萦世事,没想到居然被池兄挖来当老师了。

池砾本来也没想的,担心自己这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家,污染了佛门大师纯洁的心灵,想着要不把他安排到别的寺庙挂单。

但没想到这位真佛学大师,接受力特别强,知道他要搞这个“小额贷款”后,深感是为民造福的好事,于是就开始帮着他培训那些小和尚去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池砾也是受训人之一,因为在古代,他其实是个“文盲”来着,真是天道好轮回啊。

……

时间过得飞快,很快就来到了除夕夜。

厄法寺山高寺远,只能隐约听到皇城传来的几声爆竹,异常冷清。

除夕之夜忌百工,所以大家都放下了忙碌一年的营生,开始和家里团聚,纵情享乐,以往络绎不绝来求贷的人,今天也没有了。

但百工关门,饮食可不会。池母从一大早上,就开始做红豆馅的“老虎包”,点两颗蜜枣当眼睛,从早卖到晚。看她忙得开心,池父也过来一起凑热闹。

谭九哥在山寺下放粥,施“功德韭”。过年正是吃饺子的时候,顿时聚来好多人求一捆韭菜,好回家包一顿三鲜馅的饺子。

而谭玉书这样的大户人家,规矩多,事情多,就更见不到人了。

于是只剩下池砾一个闲人无所事事,又不想去凑热闹,独自一人待在禅房,静静看着熏香升起又断掉。

“喵呜。”

小老头从房梁上跳下来,来到他面前。

哦对了,还有一只猫。

静静地坐在蒲团上伸出手,白猫便一下子钻到他怀里,打起了盹。

不知过了多久,门突然间开了,外界的喧哗声一下子清晰起来。

谭九哥脸冻得红扑扑的,却还在笑,爆竹声太大了,就扯着嗓门喊道:“住持!出去玩啊!天女娘娘来了!”

什么乱七八糟的,没兴趣,毫不犹豫的拒绝道:“不去。”

“哎?为什么啊?”

这熟悉的声音让池砾身子一僵,倏然抬首,竟是本以为不可能出现在这的谭玉书。

这人今天披了一件火红缎面的披风,脖子圈着一尾毛绒绒的纯白狐尾,口中缓缓吐出一团白气。

和往常不一样,今天他的帽子上簪了一圈粉嫩嫩的“桃花枝”,看起来又喜庆又俏皮。再加上帽子底下一双湿漉漉、氤氲水波的大眼睛,莫名让人舌头打结。

池砾结结巴巴道:“你……你怎么来了!”

谭玉书掸掸衣上的寒气,呵呵手道:“拜完神,祭完祖后,我娘就和我婶娘她们打叶子戏去了,我没有别的事情,当然就来找池兄了。”

“哼。”

池砾别过脸去:“你不是有很多好朋友吗,干吗不找他们,反倒是来找我?”

谭玉书眨眨眼睛:“找谁?池兄是说庄兄吗?除夕夜人家一家团圆,我去不好吧?”

池砾:……

冷笑一声:“哦,原来是没别人找了,所以才来找我的呀。”

呃……为什么有点酸呢?

谭九哥站在一边,有些怀疑的挠了挠头。

谭玉书眼波倾泻,微笑道:“池兄说的哪里话,这一年中,难得有这一天的清静日子,怎么能用来应酬呢?自然要找最好的知己佳朋,携伴同游啊。这世上除了池兄,还有谁能做第二人选呢?”

庄子叔啊,你丫的刚才不就把这个第二人选说出口了吗!

这人睁着眼睛编瞎话的能力可太绝了,真不知道有哪句话能信。

不过谁让他也正想出去逛逛呢,没办法,就只能一起去了。

小老头睡着睡着,坐垫就消失了,睁开眼睛,就看见谭九哥。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worldwizeapp.com/news_0_eokpa/zkpqkzqq.html

泡泡中文网 腾龙小说网 啃书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啃书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